长春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考研/公务员 > 2018国考时政热点江歌案警惕舆论成为仇恨的扩大器
长春
[切换城市]

2018国考时政热点江歌案警惕舆论成为仇恨的扩大器

更新时间:2017-11-22 10:02:21 浏览次数:37次
区域: 长春 > 朝阳 > 清和
类别:考公务员辅导班
地址:辽宁路2338号

  11月12日,湖南沅江市三中学生罗某杰因与班主任鲍某发生争执,持刀将其刺死。与其同班的鲍某女儿在采访中说:“我不恨他,一命抵一命没有用,希望他不再伤害别人”。(11月15日澎湃)
此言一出,引得沉浸在江歌案快意恩仇幻想中的人纷纷质问鲍某女儿:“你怎么能不恨他?”浏览了网友们的评论,我觉得,有一种“鼓励仇恨”的氛围正在网络上蔓延。民众的愤怒并不难理解,他们基于伸张正义的初衷和朴素的善恶观,“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弑父之人不能原谅,刘鑫要接受道德制裁,而媒介使公众情绪得到放大。
但网络上一边倒地采取好坏二元对立的人性论,情绪化地采取道德审判和私力救济,放大和鼓励仇恨的必要性,并不能宽慰受害者和消弭其受到的伤害。相反,我们会加深对受害者的伤害和湮灭更深层的思考。
舆论中情绪化地宣泄极易左右本就脆弱的受害者,当一个人陷入仇恨思维和情绪时,很容易偏离秩序的轨道和道义的原则而成为的信徒,会强化仇恨,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思维的受害者。“以摧毁现存的巴士底狱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建起新的巴士底狱”,同样的,当社会持续性地煽动仇恨时,也会在无形中助长更多仇恨。
对于受害者而言,判决凶手能起到一定的告慰作用,但终还是要从创伤中找到复原的力量,用时间去愈合伤口。但舆论过度地宣扬仇恨,无异于撕裂受害者的伤疤,造成二次伤害。更悲哀的是,众声喧哗过后,所有人都得到了满足和宣泄,转投入新的热点中,一个被舆论和仇恨裹挟的受害者,该如何从舆论的火上回到冰冷的现实,又该如何去消解仇恨和舔舐伤口?
我理解大众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也相信他们易煽动的内心是出于善意,但我不能原谅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举着篝火狂欢呐喊的自媒体,形成一种把仇恨夸大化、道德化的病态的舆论取向,同时导致很多有不同视角的人不敢出声,一旦说出与“主流”不同的观点就要被冠以“洗白”“冷血”的帽子,于是形成沉默的螺旋。
越是群情激昂的事件,我们越不应该把情绪当观点,越需要理性克制地思考,允许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以免陷入情感盲区。舆论不应成为仇恨的放大器,媒体应该引导群众从愤怒变成思考更有意义的事。如道德与法律的边界关系、人性的怯弱与宽容、制度的漏洞与改善、自我的反思与成长等,这些都是比仇恨重要一百倍的事情。
无论是媒体还是身为普罗大众的我们,都不要让媒体成为仇恨的放大器,用理性去消弭惨案后的阴影,给加害者以法律,给受害者以时间,给自己以思考。
长春考研/公务员相关信息
注册时间:2017年09月20日
UID:428337
---------- 认证信息 ----------
邮箱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