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排除法在主旨概括题中的应用(二)
【例2】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里指出,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一样,充满着崇高的情感和卑鄙的行为,他杀了一万个人,然后引述孟子的一段话,讲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他把修河堤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使全省惨遭洪水之害,然后他再悲叹耕者失其田。
上述句中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A.中国人表里不一
B.中国人很虚伪
C.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答案】D
【解析】主旨概括题,考察考生对文段主旨的查找或概况归纳能力。文中的三个“他”都指代中国政治家,文段出现了高频名词“中国政治家”,且是动作的实施者,因此主体确定为中国政治家。由此直接可以锁定选项D。
【纠错】ABC项都是一样的错误,主体不一致,因此ABC项被排除。
【例3】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A.公路发展的趋势
B.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C.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
D.不同动物的不同命运
【答案】B
【解析】主旨概括题,考察考生对文段主旨的查找或概况归纳能力。文中的公路多次出现,是文段中的高频词,且是动作的实施者,因此公路是这篇文段的主体。文段为分—分结构,都在论述公路和动物的关系。所以,答案为B项。
【纠错】CD项错误一样,主体不一致,所以CD项被排除。A项主体是公路,但它谈论的是公路发展的趋势,与文段的主旨无关,属于偷梁换柱。
综上所述,主体的确定不但能使我们快速锁定答案,而且对于那些没有理解文段意思的考生也能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论主体排除法在主旨概括题中的应用(二)
长春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21小时前
1天前
3天前
11月29日
11月28日
11月27日
11月26日
11月25日
11月23日
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