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超市隐藏哪些核心技术 无人系统代理模式
无人店这个新物种,从诞生之初就毁誉参半。不看好的人觉得这是场炒作,入局者坚定地认为它存在巨大的市场。今天,抛开一切嘴炮,我们就来客观公正地讨论一下风口浪尖上的无人店。
2018年已到,无人超市/便利店还是一个故事吗?(环鑫无人店咨询合作:132 1104 0415 胡)
为了保障顾客的体验感,技术公司们也是够拼,但在各家技术迭代升级后,还是要面临一个问题,成本如此之高,到底何时才能真正实现落地?
那么,我们来看看已经落地的无人店。位于广州一线城市的比家超无人便利店,位于花都区的一个商业写字楼,目前,比家超的结算方式是RFID技术。
RFID标签,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自动识别价格的电子标签,当你拿着贴有RFID标签的商品靠近接收器的时候,屏幕上就可以显示价格,然后手机支付即可。这是目前比较完善的一种无人结算方法,也是可以改造供应链的一种技术。
看起来,这样的技术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但有个成本的问题,小小的一张标签,除去制造成本之外,还存在人工贴标的成本。贴标这种形式,也存在一定分安全风险,比如将标签撕毁,或者是将低价的标签贴到高价的物品上,这样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尽管现在的无人店,都会装有监视镜头,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样的结算方式的确有风险。总结以上种种,各家还是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听说比家超也要推出新的收银台了,这次玩的是图像识别,同样货架也要变成电子屏,这样的尝试不知道能否为无人店减轻技术负担。
商业之争:是刚需还是臆想?
讨论了这么多技术的问题,我们来反观无人店的商业逻辑。一开始,各家主打的都是酷炫的盒子,眼花缭乱的技术,但我看到比家超无人便利店以科幻主题为主要视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要细细分析,无人店真的是刚需吗?
比家超的创始人程总说了句实话:“在北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便利店,那北京的居民就非常欢迎我们,但同时也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在上海,大家的欲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中国24小时便利店连锁化程度其实还是相当低,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连锁便利店渗透率只有4.7%。而无人店和有人便利店的关系,的确也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一种补充。
便利店有什么?有标品,也有鲜食。无人店现在有什么?除了传统便利店有的之外,大多数无人店都陈列了进口或者网红产品。
我们就“人到底重不重要”这个话题询问了消费协会的李先生,在他的回答中,我们听出了人的重要性。“人可以去销售一些没有品牌的商品、热食、需要二次服务的产品,而这些,是传统便利店的高毛利所在”,听到这里,估计无人店的玩家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那么我们再来听听比家超程总的回答。目前中国大约有40个社区,有600多家夫妻老婆店,只要是夫妻老婆店能活的地方,无人店都能活。此话怎讲?程总回答:“因为我们的成本低得多。”一个便利店的系统制造成本为8万,而一个连锁便利店的成本是上百万。这话听起来的确没什么问题,但购买率呢?
程总说,目前比家超店,国庆期间做到了一天九千块,日平均能做到五六千,毫无疑问,点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无人店来说,佳的选址应当是人口密度高的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同时周边的配套设施不那么完善。目标很清晰,只是对于点位的测试,需要一个过程。
关于无人店的发展问题,我们咨询了中国管理咨询张先生,他表示,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存在一种逻辑上的缺陷,那就是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商业模式。消费者关注什么呢?四个需求:商品选择、价格、便利、服务体验。从这四个需求来说,无人店似乎目前都没有太大的优势,但随着技术的完善以及品类的扩充,未来会变怎样还无从得知。
而对于消费协会的李先生来说,之所以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的关键点在于,它如果是一个独立的商业形态存在,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它如果是综合商业形态中的一部分,则有存在的价值,无论是品牌露出,还是用户测试,试错的成本都相对低很多。
今年的无人店已经出现了百团大战的气息,2018年,相信无人店的战争还会更加激烈,无论哪家能杀出一条血路,对于零售业的改造和技术提升无疑是一种催化,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各路玩家,准备好了吗?
长春招商加盟相关信息
11月20日
11月20日
11月20日
11月1日
10月6日
9月18日
8月9日 刷新
7月22日
7月2日
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