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这部分知识在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属于常考点,比较重要而且容易混淆。我们在备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进行准确识记,更要结合例子去理解知识点,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部分知识点一般以单选题为主。下面我们就对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行辨析。
知识点一:感觉的规律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吉林教师考试公众号:jljsksw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一个感觉器官对应一种感觉能力。要想产生感觉,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外界的刺激。例如,产生听觉,一方面听力要好,就是我们说的感觉能力;另一方面要有足够大的音量,就是我们说的客观刺激。
在心理学上把感觉能力称之为感受性,把客观刺激的大小\量值或范围称之为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是反比的关系,教师考试群 364983178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则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则越好。用例子来理解:我们在体检测视力的时候,视力越好的人,对于越小的字符看的越清楚,而视力差的人只能看清楚大的字符。视力就是感受性,测视力字符的大小就是感觉阈限,所以两者之间是反比的关系。
感受性是感觉小刺激量的能力。感觉阈限是刚刚引起感觉的小刺激量。
例如,某人在一杯水中添加2g糖刚刚能尝出甜味,那么刚刚尝出甜味的能力是感受性,而2g糖则是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小变化量。例如,10人的合唱团加进去4个人后,刚刚感觉到合唱音量变大,刚刚感觉出音量变大的感觉能力是差别感受性,音量变大的量值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知识点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觉适应:在持续的外界刺激下感觉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适应。我们看完电影从放映厅出来觉得外面光线刺眼,很快就习惯了,这是明适应;而刚刚进入放映厅开始看不见,慢慢看得清了,这是暗适应。
感觉对比:月明显得星稀、黑人显得牙白,这是几个刺激同时出现,所以是同时对比。而先吃糖果后吃西瓜,西瓜吃起来不甜,是几个刺激相继出现,是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例如,我在长时间在跑步机上跑步,停下来时感觉身体改在向前的现象。
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刺激引起两种感觉的现象。例如,看到白色的墙面觉得冷,在视觉和肤觉上都有感觉,就是联觉。
知识点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强调的是知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能够将知觉的对象优先加以清晰反应。例如,地理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识地理特征;夜空中看到勺子形状的北斗七星都是知觉的选择性。
整体性: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知觉时可以从部分知觉出整体,部分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还能从整体上去感知。例如,窥一斑而知全豹。
理解性:强调用自身已有经验去知觉,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知觉各不相同。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恒常性:强调知觉对象本身没有变化,外在条件发生变化,我们对于对象的知觉保持不变。例如,坐在教室里,面对着我们的窗户是正方形,可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但我们仍然知道窗户是方形的。窗子本身没有变,只是我们面对每扇窗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知觉的恒常性。